大连船厂六舰同框,美国关税战撞上中国“下饺子”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04 点击次数:183
美国卫星扫过大连造船厂的那一刻,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可能以为自己眼花了。
四艘055型万吨大驱和两艘052D改进型驱逐舰,整整齐齐趴在船坞里,活像超市货架上刚拆封的模型玩具。
这种“下饺子”场景,隔壁美国纽波特纽斯船厂看了直摇头,他们正在为福特级航母延期三年交付急得跳脚。
特朗普政府今年初刚放出要对华加征“对等关税”的风声,转头就被这张卫星图扇了个响亮的耳光。
美国海军情报处官员私下吐槽:“中国船厂哪是在造船,分明是开着3D打印机搞量产。 ”
055型驱逐舰从钢板切割到正式服役只要26个月,这个速度能让美国同行哭晕在船坞。
他们造一艘伯克级驱逐舰要整整六年,等军舰下水那天,当初画图纸的工程师都快退休了。
中国船厂现在玩的是“军民融合”双杀局。
大连造船厂里,左边055大驱的龙门吊还没熄火,右边就能给法国达飞海运集团造24000箱的集装箱巨轮。
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今年3月还在吹嘘“关税能让中国船厂断粮”,现实却让她脸疼。
2024年前四个月,全球每100艘新船订单里,73艘落进了中国船厂口袋。
韩国现代重工社长看着自家0.5%的利润报表,酸溜溜地说:“中国人现在连LNG船都能量产了。 ”
说到LNG船,那可是中国捅破天的技术突破。
0.05毫米厚的殷瓦钢,过去三十年都被法国人当传家宝捂着。
宝钢集团硬是啃下这块硬骨头,现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的订单排到了2030年。
美国能源集团急得跳脚:“除了中国船厂,我们根本找不到人造LNG运输船! ”
特朗普团队的三重算计,正在被现实挨个打脸。
第一招“断粮计划”彻底破产,中国船厂手握全球78.5%的绿色船舶订单,美国货轮想减碳还得求着买中国船。
第二招“技术卡脖”成了笑话,中国船舶曲轴国产化率飙到85%,德国MAN公司的总工程师都跑来大连偷师。
最惨的是第三招“制造业回流”,美国本土船厂现在连修航母都要排队三年。
纽波特纽斯船厂的焊接工人平均年龄52岁,年轻人宁愿去硅谷敲代码也不愿碰焊枪。
美国海军被迫把军舰订单打包发给韩国,结果三星重工反手就把利润拿去补贴中国船用钢板采购。
航运巨头们早就看穿了这场关税闹剧。
马士基公司掏出计算器一按:从上海绕道加拿大鲁珀特王子港,运费涨15%也比交关税划算。
德国赫伯罗特更绝,直接和墨西哥曼萨尼约港签了二十年长约,还下单买了中国三一重工的港机设备。
美国农业协会现在天天往白宫打电话骂街。
他们算过账,中粮集团的大豆货轮要是改道非洲,每吨成本得多掏38美元。
阿拉斯加渔民更崩溃,他们的鳕鱼还没运到亚洲市场,中国冷链船已经改走北极航线了。
造船业的世纪对决,在太平洋两岸呈现出魔幻对比。
中国船厂龙门吊下焊花四溅时,美国议员们正为《琼斯法案》吵得面红耳赤。
这部百年法律强制要求美国港口间货运必须用美国造、美国船、美国人,结果催生出全球最贵的内河航运价格。
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。
1887年英国出台《商船法》想掐死美国造船业,结果催生了伯利恒钢铁这样的巨头。
如今美国关税大棒挥下,反倒帮中国船厂清了场,全球前十大造船企业,中国已经占了七个席位。
五角大楼最近流出一份报告显示,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32倍。
这个数字让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当场破防:“我们造舰速度还没中国人舰艇退役速度快!”
现在055大驱第11艘都下水了,美国“星座级”护卫舰首舰还在图纸上改第三十八稿。
大连造船厂那六艘同框的战舰,就像六块警告牌立在太平洋西岸。
当美国还在盘算怎么收“保护费”时,中国船厂已经教会世界什么叫“科技树点满+产业链通吃”。
这场持续了十五年的造船马拉松,终究是后来者把老霸主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了。